说起父亲,感情比较复杂,我们对父亲的了解并不是那么清晰,甚至有时还有些陌生:有时父亲是粗犷、坚毅的;有时父亲是慈爱、细腻的、深沉的……可以说,父亲,是一本我们读不完的书,在“父亲节”来临之际,选择几本以父亲为主题的书,走进父亲的世界,一起“阅读”我们的父亲吧!
《父亲》:充满平民情怀
从新闻中看到过梁晓声谈自己的父亲,也曾看过梁晓声的文集《父亲》一书。这部书,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包括了梁晓声的《父亲》等部分获奖作品。
翻阅《父亲》,可以看到梁晓声是这样描写自己的父亲的。他说,关于父亲,写下这篇忠实的文字,是为一个由农民成为工人阶级的人“树碑立传”,由此,他父亲寻常的人生经历,构成了让梁晓声时常“想想父亲”的情感财富。
在书中梁晓声回忆他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一次吃饭的时候,他喝光了一碗苞谷面粥,端着碗又要去盛,瞥见父亲在瞪他,便胆怯了,犹犹豫豫不敢再盛,父亲却鼓励他:“盛呀!再吃一碗!”接着,用筷子指着梁晓声的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梁晓声说,这是他第一次发现,他的父亲脸上呈现出一种真实的慈祥、一种由衷的喜悦、一种殷切的期望、一种欣慰、一种光彩、一种爱……这种父亲在生活中教育子女的生活细节,我们非常熟悉,看到这样的文字仿佛都能想到我们自己的父亲。也正是由此,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梁晓声的文字中总是充满那种感念苍生的平民情怀。
《父爱如山》:无言的力量
琼瑶曾说: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陈红晓编写的《父爱如山》,便是以此为主题,编选了中外文学史上抒写父爱的诸多名篇佳作,并根据父爱的特点分为四篇,即《亲情篇》《深沉篇》《教诲篇》《伟大篇》,让读者从中感知父爱的伟大力量。
这本选集中,收入的有中国作家朱自清的《儿女》《背影》,许地山的《落花生》等文章,也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外国作家的多篇作品,像日本大江健三郎的《父与子》、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的《父亲的手提箱》、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的《我的一生亏欠》等。读过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总会唤起我们记忆深处的父亲的背影,它曾让多少读者泪流满面。而读过奥尔罕·帕慕克的《父亲的手提箱》,也会从他的文字里感受到那种最真实质朴的父子之情:父亲的一生给了帕慕克很大的影响,帕慕克认为正是父亲给了他最大的自由,让他来追求文学……
什么是父爱?《父爱如山》这样告诉读者:父爱是一种尊严;父爱是父亲留给我们的一个“背影”;父爱是“父亲的言传身教”;父爱是“给子女的一生的忠告”;父爱是父亲给予“我们最大的快乐”;父爱是一种无言的关怀;父爱是使我们能够“学会飞翔”……
《父亲的智慧》:给予爱的感动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
曾经购买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蒂姆·拉瑟特的《父亲的智慧》,蒂姆·拉瑟特曾经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之一,他的父亲是一位清洁工,但在拉瑟特看来,正是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的父亲,教给了他勤劳、助人、真诚、乐观的种种美德。他们之间的这种父子深情让千千万万美国人拿起笔回忆自己的父亲,《父亲的智慧》就是拉瑟特从六万封读者信件中精选集结而成的。在书中,129个人在书中讲述了有关自己父亲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亲所给予的无言而深厚的爱的感动,同时也记录了父亲的一言一行对子女一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让人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为父心肠,领悟“为人父、为人子”的智慧。
《父亲的影响力》:一份宝贵的经验
在我们个体生命发展过程中,在我们人生某个阶段上,总是难忘父亲给予我们的心灵、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影响。这种影响,有对我们面对困难挫折的英雄品质的教育;有如何做人成就事业的教育;有如何担负起家庭和人生责任的影响……
经济日报出版社曾出版《父亲的影响力》一书,以国内外30位名人的父亲对他们成长的影响为题材,通过介绍这些名人父亲的教子理念及方法,来阐释“父亲的影响力”这个命题,生动展示了许多成功者的父亲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的故事。例如:华盛顿的父亲教育孩子“诚实乃为人之本”;安徒生的父亲主张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要“与孩子一起游戏”;巴甫洛夫的父亲给予孩子一双勤劳的手;居里夫人的父亲说要“让孩子全面发展”……书中所记录的每一位名人的父亲,集合了作为父亲人格的品质、能力、意志和责任,丰富了父亲形象和含义,也给具有父亲身份的读者一些启发,从而获得一份宝贵的教子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