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公安局交警黄口中队:杜跃东
古往今来,文人学士多爱饮酒,因而人们给酒起了许多雅名,称酒为“琼浆”、“玉液”, 唐朝诗仙李白有“斗酒诗百篇”、三国时代有曹操“煮酒论英雄”及关羽“温酒斩华雄”的著名典故,近代有许世友将军酣饮沙场放胆寒……中国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席”,民间有孩子“满月酒”、情人“交杯酒”、庆贺“庆功酒”、“婚丧嫁娶”时都要以酒待客等等,酒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酒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不乏有名人、诗人为其所好,并书写出旷世杰作和豪迈人生——饮酒能饮到那种境界的确令人羡慕。现代人喝酒,并能喝出这种高度的很少。我喝酒,我身边的人喝酒的也不少,单纯的只是喝点小酒,无关政治、经济、文化,更无古人那种饮酒后吟诗绘画的才气和浪漫。
年轻时,以自己的身体作本钱,凭借着那种豪性,上桌一口干的气势,曾让友人退避三分。我曾经醉过,醉得一塌糊涂,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连续几天不想吃不想喝,根本没了酒桌上的风风火火。遍体鳞伤过后,换来的是家人的责骂和呵斥。在一次次的酒醒自责中暗暗发誓:再不、永不喝酒,写戒酒令等等。回想起这些幼稚来,自己又觉得可笑至极。我深知其实生活不容这样对待。
如今,大多数时候只是把喝酒当成结交朋友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没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境界,只是抛开了暂时的烦忧,寻一时的放松。
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他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我的人生信条。酒场上度的把握,是我的弱点,只要端杯三两下肚,“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便使手、脑、口顿时失灵,不能说自控能力差,大概与性格有关吧,拒绝也需要艺术。
因喝醉酒后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足以警醒国人,现在的领导越来越关心民警,以严格的姿态保护民警,从2001年公安部颁布“五条禁令”,无时不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远离酒是最佳选择,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倒也形成了一种意识,慢慢地本能地不愿意碰那酒杯了。古人喝酒后没有车开,靠的是自己的双腿,不用担心给别人造成伤害,当今酒后驾车、醉酒驾车造成的严重后果人人皆知,害人害己。因为工作单位较远,为了方便上下班,买了小车代步,集工作责任、家庭责任于一身的我,更加注重自我保护,“茶也醉人,何须酒”我自言道。
我信奉一位名人的那句话,“你是正确的,你的世界便是正确的”,我相信选择远离酒,积极生活,积极工作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