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美丽、善良、温柔、大方,对工作兢兢业业、对群众挚爱真诚。但她很少有时间和家人、朋友相聚,朋友每次约她吃饭逛街,她总是微微笑着说:“实在不好意思,下次行吗?今儿所里事儿多,我真的走不开。”
她叫房素霞,从事过十余年内勤、户籍工作,现任砀山县公安局开发区所教导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砀山县首届爱岗奉献道德模范。变换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她对工作的热情。同事们如是说。
“我妈妈很少接送我上学,她总说她很忙,连星期天也很少在家陪陪我。”当年笔者采访她的事迹时正读小学的女儿如是说。说起妈妈女儿有一肚子的委屈和埋怨。现在女儿读大学了,但她仍深感亏欠女儿的太多、太多-----
在所里,大家都叫她房姐,她也像大姐姐一样关心爱护着年轻的民警们,有心里话大家都愿意和她说说,有烦恼事都愿意向她倾诉---她和所里的男民警一起出警、清查、调节纠纷,男同事们从没觉得她干不了这些,相反他们觉得她身上那种坚韧劲儿非常值得男民警学习。“女人当警察要比男人更辛苦,尤其是在基层派出所,辖区大小事情特别多且琐碎,可是我有信心干好这份工作,女人都能当个好警察,更何况你们男子汉”,她总是这样给年轻的男民警打气。
派出所工作每天都要和群众打交道,为了让群众办事更方便、不跑冤枉路,她做足了功课。辖区群众能来所里办事的就抓紧办理,争取一次性办完,不让群众跑第二趟。因年老体弱不能来所里办理户籍的群众,她就带着所里工作人员登门办理。她的这个工作方法一出台,首先受益的就是辖区里不方便出行的老人们,每次她去群众家里,老人们都把她当成自己家的闺女。群众笑了,她的上门办理户籍工作也开展得红红火火。
在辖区走访时,她和群众相处得非常融洽。有时候她把工作做完,大娘、大婶们还要拉着她唠会儿家常。她说:“我特别高兴的是群众能把我当成知心人,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大家支持和理解。”
她的爱人也是警察,担任县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作也很忙。她的父亲是一名老政法工作者,对于女儿女婿的工作特别支持。有了家人的支持,她干起工作来更加有劲儿。
“谁说女子不如男”,她把公安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虽然为之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她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她要千方百计干好这份工作,做个称职的女警察。
派出所里“女管家”
在警营中,有一种警种叫内勤,内勤大都是女警的专属舞台,虽有辛酸与苦痛,也有成功和喜悦。在砀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就活跃着这么一位女民警,所里的同事称她是派出所的“大管家”,辖区群众对其赞口不绝,她的名字叫张海云。记得那时刚参加工作,她每天面对各种文字台账、总结汇报、信息录入、大情小事,虽没有抓获犯罪嫌疑人时的惊心动魄,也没有攻破重大案件时的掌声,有的只是每天面对需求帮助的群众和各类繁琐的工作。每天只能默默耕耘在那一米三尺的办公桌前,在电脑上重复的制定着周计划、月计划,处理着各种大情小事:小到盖章登记,大到宣传策划,这里情报信息还没录,警情快报还没交,那边各个业务部门又着急要总结、要宣传素材!更让人应接不暇的还有掺杂在这忙碌工作中此起彼伏的呼救:“小张,打印机墨水没有了”、“笔芯要买了”、“打印纸没了”让你恨不得脚蹬风火轮,手提灭火器,长出那能解决问题的三头六臂。参加公安工作8年来,她始终在内勤战线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如7月7日下午下班时,同事们都拎包下班,唯独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至晚上8时许,丈夫打来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家,家中3岁的女儿正在家中哭着闹着要“妈妈”,但她还是强忍着对女儿的心疼和对丈夫的愧疚说:“我要把手头的工作的干完,不然明天还有明天的事要办……”。
她让户籍窗口充满阳光
女警邓玮自2010年刚参加公安工作,就被所领导安排到户籍室担任户籍警,户籍是整个派出所的窗口,业务自然繁忙,为了尽快提高办理业务的速度,尽快胜任工作,休息时间做好笔记,认真学习各项法规文件和各种业务知识。在户籍工作中始终把便民利民放在首位,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群众申报户口事宜提供最大方便。城关派出所辖区近11万人,每天很多人前来办理户籍业务,户籍室虽小,却是老百姓与警察联系最多的地方,是为百姓服务的一个窗口,是勤政为民的一个平台,也是群众了解公安工作的一面镜子。由于群众对户籍政策一知半解,常常产生不理解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作为户籍女警的她深知,要想化解群众心里的疑虑,为他们排忧解难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政策水平,熟悉户籍业务的办事流程。办理业务“一次性告知”,对受理群众的各类申报材料,做到一次性告知清楚,第一时间受理,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结,不以任何理由、借口拖延、推诿。来所办户口,手续齐全的绝不让群众跑第二趟;手续不全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对一些前来办事的年老、记忆力不好的群众,她都把所需要材料写在纸上交到他们手中。
爱岗敬业的女交警
多年来,她一直在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从事财务工作,她很清楚,作为公安系统的一名财务工作者,具有双重身份,责任重大。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她既以一名公安人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学习和掌握与公安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做到知法依法、知章偱章同时又以一名财会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做到秉公执法、清正廉洁。
她就是砀山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综合中队副中队长王凤婕同志。“打铁先得自身硬”, 1998年她如愿以偿成了一名人民警察,自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增强自身修养,每周坚持学习,为做好财务工作打牢政治基础。她认为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小心谨慎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财务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在财务工作中如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将会给单位和集体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她严格按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处理账务,如遇到财务手续不全或与财务制度规定相违背的违规票据坚决不准入账,如遇到单据、票据与实际发生不符或无票据现象时,她不怕得罪人坚决打回重新开票,如果发现在日常业务往来中有什么问题的,尤其对单位工作不利的问题,她会及时如实地向单位领导反映并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和建议。将每一笔收入、支出,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小数点都审查的仔仔细细,直到发现无任何差错才将其装订成册。在对帐的过程中她更是做到仔细、细致、严格按财务有关要求力争做的更好。
在有的人看来,内勤民警很少在一线工作,坐在办公室里很悠闲,其实,在枯燥、乏味的数字和账单面前有时她感到很烦很累,但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促使她不厌其烦整理财务资料、制作会计凭证、登记明细账册、上报财务报表、领缴发放票证,有时还要被临时抽调参加交通安全保卫执勤任务和其他工作,她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
近几年,车辆和驾驶员业务下放到了县级交警大队,业务刚刚开展,各式各样的问题也接连不断出现,面对困难她都不厌其烦的给予解答,有的问题实在解释不通,就亲自上机操作帮助其解决。有一次,有一个中队来核销票据时,近百份票据两联混在一起没有整理,汇总表也没有打,同事们都劝说退回去让他们整理好再来,她只是笑笑,自己耐心地将票据按票号一张一张分好,然后又汇总完毕并告知中队交票人下次注意。
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办事人员,做到以诚待人,以行服人。她的工作态度受到了各大队的一致好评。2016年春节前夕的一天,还未到每月报账时间,她接到局警务保障室电话,县财政局网络将于次日盘点账目,届时信号将会中断,并将持续到春节长假之后,要求大队在次日下午之前必需将手上的所有票据全部核销报账出去。时间紧,任务重,她来不及多想,立即着手工作,通知各路面中队前来报账,又将手头一大摞零散发票一一进行归类、汇总、制表、粘贴,大额发票待明天上午到局请局领导逐张审核、到局纪检组审计、到局警务保障室报账……当晚,她将所有票据带回家,随便扒了几口饭后,就投入到了整理、核算发票的紧张工作中。寒冬的夜里冷意阵阵,不凑巧的是,当晚停电,空调不能用,只得点着蜡烛工作,直到凌晨两点,才完成任务,这一天,她整整连续工作了十七个小时。
如果说生活的苦涩有三分,而她却吃了十分。丈夫远在徐州铁路上班,家中的事情根本指望不上他。照顾年迈的公婆、接送上学的孩子、家中的人情世故、柴米油盐,看是简单,实为繁琐复杂。面对生活中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她哭过,也骂过,但一想到他们与自己血脉相连,作为家中的主心骨她不能垮,作为家中唯一的女人,她勇敢地把这份责任、亲情和义务承担起来。即使这样,她依然笑着面对一切,从不叫苦叫累,没有因为家务事耽误过工作,默默无闻地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一个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选择了警营,就选择了奉献。
柔情温暖群众心
民警杨勍自2007年3月份在西城社区警务室工作以来,扎根于社区工作,登门入户察民情,千方百计排民忧,解惑释疑顺民心,维护稳定保民安。“登门入户走一走,社情民意记心头”。只要办公室里没有事,杨勍就今十家,明八家,登门入户察民情,一年时间里,她去过近2000家居民户,辖区的企事业单位跑了个遍。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努力解决居民需要解决的事。“民情日记不离身,排忧解难助他人。”杨勍有一个日记本,时时刻刻装在身上,哪里防范搞得好,哪里经常发案件,居民有什么事情需要办,她都一一记在本子上,能自己办了的立即亲自办,需要别人帮忙的请求别人来帮忙。“接待群众带笑容,密切关系增感情”。西城社区的居民们说“杨勍不笑不说话”,这话一点也不假。杨勍说得好“接待群众带笑容,能够密切警民情!”接待居民报警求助,杨勍笑容可掬,热情大方,因而社区里的居民有点啥事都爱找杨勍。“民间纠纷要化解,消除矛盾促和谐”。杨勍担任社区民警后,把化解民间纠纷、促进邻里和谐作为一件大事。“警务栏里写警情,提示防范保安宁”。杨勍在社区警务室的楼梯旁设置了一个警务公开栏,不仅把有关警务公示于居民们,还把发现的警情写进警务栏,提醒居民加强自我防范。“组织居民搞防范,维护稳定保平安”。杨勍在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的领导下,配合派出所警区和社区治保会,组织居民打更巡逻,警民共建平安社区。“安全隐患要排除,祛危保安防事故”。对辖区内的特种行业和重点单位,杨勍经常与派出所民警一道进行安全检查,教育从业人员守法经营,发现隐患及时帮助制定有效措施予以排除,最大限度地遏制案件和事故发生。“高危人群要多帮,远离犯罪奔小康”。在做好防范犯罪、安全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同时,杨勍经常去居民家中走访,了解居民家中的实有人口、外出人口、出租房屋、经济状况、贵重物品等情况。“发生案件冲前头,该出手时就出手”。作为一个女同志,杨勍不仅赤心柔情解民忧,满腔热情搞服务,而且在侦查破案和打击犯罪中时时处处冲前头。“话要多说事多办,居民高兴又喜欢”。有利和谐平安的话要多说,惠及社区百姓的事要多办,这是杨勍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