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5-08-13 16:58 新闻来源: 宿州市公安局 点击率: 字号: 打印 收藏

萧县公安局交警黄口中队  杜跃东

 

        人是在不断选择中前行,选择无时不伴随着人们。“行”的选择亦然。

 

        衣、食、住、行,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四大要件,人们在富足之后,对“行”的选择越来越讲究。近些年,政府为发展经济,极力推动“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打造地球村,使远亲变为近邻,大街小巷川流的自行车,一夜之间消失了,然而,正当人们沉醉于汽车带来便捷快乐之时,突然发现原来宽敞明亮的道路不见了,拥挤、堵车成常态,想找个停车位如大海捞针。于是,要求解决“行车难、停车难”的呼声渐高。

 

        生活总是矛盾的,选择很纠结。远行,可以乘坐飞机、动车,可还是有人不辞辛苦,选择自驾。当遭遇路堵时,又懊悔不迭。近足,可以步行、骑车、乘坐公交,但总嫌不便和“寒酸”。当开车因“随意停车、随意掉头、闯红灯”,罚单“飞”来时,一脸茫然。

 

        选择很无奈。面对车水马龙,拥堵无序的城市交通,在道路、停车场建设不能同步时,交警部门可谓“绞尽脑汁。”先是靠发动“人海战术”,全警上路,可惜杯水车薪,分身乏术。再有诸多道路“禁左、单行、禁停”等限制车辆通行的措施,可惜治标不治本,非议、责难、叫骂随之而来。这突然让我想起一位大学教授的一句话:“交警治堵,就是为拉肚子的人擦屁股”。这话听起来有点粗俗极端,却很形象。

 

        人们对交警“治堵”寄于太高的期望值,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我们的小城车辆增速太快,交通压力太大,交警举全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选择“灯控”、“禁左”、“单行”“禁停”,优化交通秩序,这是当前所有城市解决现状道路局部交通无序拥堵的权宜之策,也势必影响和改变一些居民的行车习惯,带来少数人生活的不便,反对、埋怨、责问,甚至辱骂,在所难免。只要利大弊少,通畅有序,哪怕站到风口浪尖,忍辱负重,我们无怨无悔。

 

        急功近利的年代,加之居民素质问题,人们总是行色匆匆,谁都不想等待。交叉路口、斑马线、停止线、甚至红绿灯前,互不相让,分秒必争,抢道、变道、掉头、逆向、闯禁...,全然不顾,导致拥堵、事故、吵架、抱怨、投诉不断。每个人都在寻找原因,似乎堵车的过错永远属于别人,很少去反思自己。

 

        选择意味着放弃,有所得必有所失。选择很难,改变选择更难。面对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出行时间、出行路线、出行方式,改变习惯,也许前行的道路就会变得宽敞。你说呢?